2020年美劇推薦《后翼棄兵》您也看了嗎?

最近Netflix上線迷你影集《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根本2020必看的美劇推薦之一, 改編自Walter Tevis在198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你也看了嗎?!

后翼棄兵
image from Netflix

「如果這是一部電影,你會錯過許多小說裡的精彩情節。」

——《后翼棄兵》導演 Scott Frank

在2020的年末能追到這部劇真的有鼓舞的作用,它所探討的議題涵蓋了童年創傷、藥物成癮、女性主義、友情、親情等等,甚至是在劇中貝絲其實從小習慣了孤單,但心裡其實是害怕著孤獨。

/

因為朋友介紹,用了二個假日把七集全追完,除了緊湊的劇情、整體的畫面呈現與轉換、音樂部分等都讓人覺得搭配得恰到好處,而讓人停不下來的最大原因是飾演女主角伊莉莎白哈蒙(貝絲)的Anya Taylor-Joy舉手投足之間,她獨特的空靈氣質,精湛演技,還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根本難以離開視線呀,話說她還是擁有四國血統的混血兒呢,在劇中詮譯1950年代復古奢華的時尚風格,也有著特別魅力。

劇情一開場就是設定為1950年代,生母因一場車禍往生留下女主角貝絲,因而送進了孤兒院,進而展開她的西洋棋人生。在第一集九歲的貝絲就1打12擊敗男高中生們所展現的超凡棋藝,讓人不知不覺一直想往下看她如何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另一方面,伴隨著她的長年鎮定劑與酒精成癮,也漸漸引發她長年壓抑內心的恐懼與焦慮。

隨著樂器音色進入主角的心境變化

我相信一部好的影片一定也會有好的配樂,雖然這是部迷你劇,卻也從中感受到劇組用心的程度。下面這首曲是劇中一開始呈現貝絲的孤兒院生活,用冰冷而簡單的樂器-鋼琴和大提琴”開局”。

「隨著主角身處的世界越來越大, 在配樂裡增加樂器似乎也是必然的事情。」                       ——《后翼棄兵》配樂師 Carlos Rafael Rivera

配樂師Rivera在這部影集以多種音樂元素寫出主題曲,由一開始的鋼琴、大提琴開始,之後因劇情展開逐步加入銅管、弦樂、管樂等等樂器;而管弦樂元素則呈現主角的一路西洋棋棋手的生涯,區別現實生活跟理想生活的狀態。

/

下面這首曲名The Final Game則是完全用管弘樂表達出張力,避開和國際賽局會用的計時器聲音打架的敲擊樂器。Rivera透過音樂傳達貝絲在比賽中與生活的情感。在比賽中就如同戰鬥音樂,既使我們不懂西洋棋,透過音樂也很容易理解目前賽局的氛圍而緊張、興奮或生氣、失落。

棋盤風格服裝的復古造型

劇中大部分的服裝,大多以幾何、對稱圖樣、線條滾邊等俐落外觀,來凸顯西洋棋與貝絲的關係。而最後一集中,貝絲的服裝如同象徵西洋棋子「皇后」的外觀,除了厚重的白色羊駝毛製成大衣、貝雷帽、堅挺的西裝褲,以及選用和她養母一樣的唇色致敬,展現她獲得勝利找回自信與擺脫鎮定劑與酒癮後的身心狀態。

后翼棄兵
image from Netflix

投降的勇氣

《后翼棄兵》裡的薛波先生是是貝絲還在孤兒院時的西洋棋啟蒙老師,也是她生命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這位小小的開埸人物,也是我最喜愛的角色之一。

其中有場二人對奕時…

「棄子認輸? 當你那樣失去皇后,就要棄子認輸。」

「不要。」

「要,你已經輸了這盤棋。」

「你沒告訴我有這條規則。」

「這並不是規則,而是運動精神。」

/

我們以為完賽才是具有運動精神;然而,大勢已無法逆轉下的棋類遊戲,與其堅持下完無意義的棋局,反而選擇提早認輸並檢討錯誤,或許更具有意義,也不浪費雙方的時間。

劇中貝絲的幾場敗績上,要心高氣傲的她每一次將國王放倒示弱,對她來說都重如千斤,而薛波先生不就是讓能夠貝絲放下尊嚴,願意主動承認失敗的力量。

不懂西洋棋依然覺得精彩的賽局

不得不說,我很喜歡劇裡貝絲吃了鎮定劑後,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棋盤移動的畫面,搭配著背景音樂的出現,太有張力了!

劇裡設定每場比賽都有搭配一個主要的戲劇走向,透過長鏡頭、快速剪接、分割畫面,以及改變場景色調等等方式去營造出個別的獨特氛圍。據說劇組也邀請西洋棋大師設計所有棋局的走法,來呈現專業的每場西洋棋賽局,並且由演員確實執行所有的棋局,因此既使我們停格在賽局中的每個畫面,它都是真的!

后翼棄兵
image from Netflix

「西洋棋」與貝絲的人生

對於貝絲從小缺乏親情,以及被送往孤兒院對她來說或許是人生中失敗的「開局」,當她沉浸在西洋棋的世界裡,她覺得自己可以在控制那64格的棋盤中感到安心,不允許自己在棋局中失敗,所以如同她的棋路是不斷的進攻。

當她第一次輸給蘇聯國手博戈夫時那沉重的無力感,以及失去養母的她再度獨自面對人生,失去的太多也讓生命中充滿各種不確定性與未知,如同西洋棋的「中局」般,須重新佈局與調整。

而在一次沒有忍住誘惑的比賽前晚,和朋友喝個爛醉之後再次輸給博戈夫,以及尚未走出失去養母的傷痛,開始貝絲自我否定與自我懷疑,因此一蹶不振,酗酒、吃藥,也讓自己的人生喊出了「封局」。最後,也是這時候讓她明白自己並非孤立無援,身邊有許多人愛護著她,甚至是薛波先生和孤兒院的朋友都默默一直關心她的每一則比賽動向,這也讓貝絲重新振作起來。 

/

全劇走到最後的「殘局(end game)」。而這些所剩無幾的棋子的每一步也顯得格外重要,當博戈夫終於喊出封局時,哈利和班尼等人打很貴的越洋電話給貝絲幫她謀劃策略,如同班尼曾經對貝絲說 團結的力量 ,幫助她最終贏得世界冠軍的頭銜,而不再是靠那綠色藥丸。

美劇推薦裡中的勵志故事

一直很喜歡劇情片,這部迷你影集也是我今年看到最驚艷的一部,不只是主角的成長心路歷程的變化,連同其他身邊的每個角色都極具魅力,好喜歡孤兒院裡貝絲的西洋棋啟蒙教練工友薛波先生、養母,以及一直默默為她加油的孤兒院朋友。

最後一集的最後,貝絲在蘇俄的街道上和老人們一起下西洋棋,回應一開始她是因為工友薛波先生才踏進西洋棋的世界;如果沒有孤兒院好友在她迷失陷入低潮時的到訪與借她錢去參加比賽,那也不會有最後一戰打敗最強的對手;而她的養母讓她曾短暫不再孤獨,彼此互相陪伴與支持,彌補她從小就缺乏的親情,還包括在西洋棋比賽一路上遇到的對手和朋友們。

或許這部裡沒有壞人這個角色,但對於看劇的我們,不是很好嗎?我們需要的不是看劇裡有多少壞人,或壞人有多可惡,而是更聚焦身陷在困境裡的主角,與其他周圍角色們,看他們如何漸漸找到自己的出路,也看見一路上有哪些人伸出溫暖的那隻手。

/

人生的旅程上,我們都不孤獨,只要卸下心房。

后翼棄兵
image from Netflix

留言